摩托车服抗冲击耐磨测试仪
文章来源:赛锐特   发布日期:2025-07-28   浏览次数:

摩托车服抗冲击耐磨测试仪


摩托车服抗冲击耐磨测试仪是专门用于评估专业摩托车防护服在模拟摔车事故中抵抗冲击伤害和摩擦磨损能力的精密设备。这类测试是确保防护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欧洲的EN13595,EN1621,美国的ASTMF2757等)的关键环节, EN17092摩托车骑手的防护服-第1部分:测试方法。

 

‌核心功能与测试类型:‌

A‌抗冲击测试:‌

‌模拟场景:‌模拟骑手摔车时,肘部、肩部、臀部、膝盖等关键部位撞击地面的瞬间冲击力。

‌测试标准:‌主要依据‌EN1621-1‌(防护件的冲击保护)。最新版本是EN1621-1:2012。

B‌测试原理:‌

将带有标准防护块(CELevel1或Level2)的服装样品或防护块本身固定在一个刚性砧座上(通常模拟人体关节形状)。

一个已知质量的自由落体冲击锤(通常为5kg)从规定高度(Level1:1米,Level2:1.5米)落下,垂直撞击防护块。

安装在砧座下方的力传感器精确测量传递到“人体”(砧座)上的冲击力峰值(单位:kN)或冲击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关键指标:‌

‌峰值力传递值:‌标准要求传递的最大力不能超过特定阈值(例如,肘/肩:Level1≤35kN,Level2≤20kN;膝/髋:Level1≤35kN,Level2≤20kN)。

‌能量吸收率:‌防护块吸收了多少冲击能量。

‌仪器关键部件:‌垂直导向柱、可调节高度的释放装置、标准冲击锤(通常5kg)、带有力传感器的刚性砧座(不同形状对应不同关节)、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安全防护罩。

 

C‌耐磨测试:‌

‌模拟场景:‌模拟骑手摔车后在地面滑行时,服装面料与粗糙路面(如沥青)持续摩擦造成的磨损。

‌测试标准:‌主要依据‌EN13595-2‌(专业摩托车骑手防护服-第2部分:耐磨性测定方法)。

 

常用两种方法:

‌方法A:跌落法:‌样品在恒定张力下,被压在高速旋转的圆形刀片(或砂纸)上摩擦。

‌方法B:平面法:‌平坦的样品在恒定压力下,在覆盖特定等级砂纸的旋转圆盘上做线性往复运动。

‌测试原理:‌

‌方法A(刀片/砂纸法):‌

矩形样品条被夹持在张力装置上。

一个高速旋转(通常是75±5RPM)的圆形磨擦头(覆盖标准砂纸或装有特定刀片)垂直压在样品上。

样品在张力下与旋转的磨擦头持续接触摩擦。

‌关键指标:‌记录样品被完全磨穿(出现第一个破洞)所需的转数或时间。转数越高,耐磨性越好(Level1要求≥4秒或等效转数,Level2要求≥7秒)。

‌方法B(砂纸法):‌

样品固定在往复运动的平台上。

平台在恒定压力下(如9kPa)在覆盖标准砂纸的固定圆盘上做往复运动(行程、速度、循环次数有规定)。

‌关键指标:‌测量摩擦前后样品的重量损失(mg)或观察是否磨穿。重量损失越小,耐磨性越好。

 

‌仪器关键部件(耐磨):‌

旋转磨擦头(带砂纸或刀片夹具)或固定砂纸圆盘。

样品夹持系统(提供恒定张力或压力)。

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控制转速或往复速度)。

计数器(记录转数或往复次数)。

自动停机装置(检测到样品磨穿时停止)。

(可选)精密天平(测量重量损失)。

 

‌摩托车服抗冲击耐磨测试仪的关键特性:‌

‌符合标准:‌核心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目标市场强制或推荐的安全标准(如EN1621,EN13595-2)。

‌精度与可重复性:‌设备必须具有高精度传感器(力、位移、转速)和稳定的机械结构,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安全性:‌高速旋转部件和冲击测试都需要坚固的安全防护罩和连锁装置。

‌可调节性:‌能适应不同尺寸、形状的防护块和样品,能设置不同的冲击高度、冲击质量、摩擦压力、转速、行程等参数。

控制系统:PLC+Windows系统;

操作界面:12寸嵌入式工业电脑,中英文切换;

WiFi连接打印机

‌数据采集与分析:‌配备高速数据采集卡和专用软件,实时记录力-时间曲线、位移、转数等数据,并能自动计算峰值力、能量吸收、耐磨时间/转数/重量损失等关键参数,生成测试报告。

‌耐用性:‌测试过程对设备本身冲击和磨损大,仪器需由高强度材料制成,经久耐用。